原标题:教育部新闻网 |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: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
来源:东北师范大学
1月29日,教育部新闻网专栏刊发了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题为《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》的署名文章。
文章从“突出师德第一标准,明确改革首要任务”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,紧扣改革关键环节”“引领人事制度变革,催生改革核心动力”“科学评价教师发展,破解改革瓶颈问题”四个方面,详细解读了《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》,论述了如何从师德师风、教师发展、评价改革、制度保障等方面一体化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,为推进教育现代化、建设教育强国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言献智。
快来和奶牛君一起阅读原文吧!
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
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,高校教师是制高点的制高点。近日,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《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,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改革一系列方向性、根本性、具体性问题,对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,也标志着我国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,迈出关键一步。
一、突出师德第一标准,明确改革首要任务
教师队伍素质决定着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,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。一方面,《指导意见》加强高线引领,明确指出,要“强化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,创新师德教育方式,加强‘四史’教育,构建师德教育课程体系,加大教师表彰力度,健全教师荣誉制度,建立优秀教师库,强化宣传感召。”目的是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培育弘扬高尚师德,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。另一方面,《指导意见》强化底线要求,明确指出,“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、职称评审、岗位聘用、导师遴选、评优奖励、聘期考核、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,建立健全师德违规通报曝光机制,建立教育行业从业限制制度,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师德失范问题,”让师德底线真正成为“带电”的高压线,警醒教师知敬畏、存戒惧,引导广大教师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。
二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,紧扣改革关键环节
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,而促进教师发展的重点在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。当前,在“两个大局”的时代背景下,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使命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和渴求更加迫切,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,特别是对专业素质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。《指导意见》重点强调,要积极应对新科技对人才培养的挑战,健全高校教师发展制度,夯实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,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。我们认为,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关键就是要突出创新创造的导向,倡导过程的教育,重视传授知识的来龙去脉,将课程教学过程转化为科学探究过程、知识生成过程和价值塑造过程,强调演绎、归纳并重的教学方法,注重由知识形态向问题形态、方法形态、教育形态的有效转化。惟其如此,才能营造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,让具有创造性的卓越教师培育和引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。
三、引领人事制度变革,催生改革核心动力
办学治校的第一资源是教师,而驱动教师创新创造的基本动力源于制度引领。《指导意见》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办学主体地位,充分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;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,将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;扩大高校工资分配自主权,健全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,就是为了激发教师队伍的创新动力。在培养政策上,支持青年教师到行业部门挂职锻炼或科研院所开展高水平研修访学;在评职要求上,将辅导员、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或支教扶贫、交流援外等工作经历作为重要参考;在绩效考核上,对于长期扎根教学一线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或从事基础前沿研究的教师重点倾斜。根据学科差异特点,鼓励创新,既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、大胆使用,也为人才发展预留充足的探索时间和试错空间。同时,重视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的导向牵引作用,夯实校内人才培育体系设计,推动人才称号回归荣誉、回归学术本质,以优秀人才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发展。
四、科学评价教师发展,破解改革瓶颈问题
解决教师评价指挥棒问题是指引教师队伍发展方向,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关键环节。《指导意见》以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为目标任务,重新书写教师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函数。一是克服“五唯”弊端,改革人才评价机制。坚持“不唯数量看质量,不唯帽子看作用,不唯奖项看贡献,不唯职称看发展,不唯学历看能力”的原则。坚持思想政治素质、师德师风、业务能力等多重考察,重点关注教师人才培养、创新能力、服务贡献和学术影响等核心要素,坚决摒弃“以刊评文”,破除论文“SCI至上”。二是关注长远发展,合理设置评价周期。根据学科特点确定青年教师评价考核周期,鼓励大胆创新、持续研究,重视教师成长性评价,探索人才长周期评价。坚持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,自我评价与同行评价相结合,存量评价与增量评价相结合,过程评价与成效评价相结合。三是分类设计指标,建立多元评价模式。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,根据不同学科、不同岗位特点,分类设置评价指标。充分发挥人才战略资源作用,坚持正确的人才使用导向,分类推进人才评价。完善结果分级反馈机制,建立院校评估、本科教学评估、学科评估和教师评价政策联动机制,优化教师考核评价政策。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。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评价改革,目的还是要摒弃浮躁和功利之心,营造良好环境,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、热心从教、舒心从教、静心从教,使教师这一立教之本更加稳固、兴教之源愈加丰盈。(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刘益春)
编辑 | 于喜水
指导老师 | 闫冬
审核 | 吕春宇
来源 | 党委宣传部